同類型
同主演
猜你喜歡
精彩影評
-
游客 你也配? 01/27 15:52想拍日式文藝片,但平淡如水之下是尷尬直接的臺詞,角色都不飽滿,幾個客戶故事拼湊,全片沒有出現(xiàn)一句悼詞,是文藝青年的無病呻吟“普通人也要過好生活”。幾位北京客戶小資中產(chǎn),漂浮于全國觀眾日常生活,只靠北漂男主住的老破小場景和共享單車接不了地氣啊。 木頭般的吳磊角色莫名其妙蹦出一些深沉人生句子,胡歌全程面無表情都能拿影帝…… “從不同人口中敘述的死者,完全是不同的形象,許多碎片拼湊起來才接近完整”,原本是像《公民凱恩》般很好的題材。 女導(dǎo)演濃烈的男本位思維:男人的一生是事業(yè)、拼搏、尋求自我,僅有的3個女角色后半段戲份完全圍繞婚戀,原諒出軌男、或突然幫男主洗衣做飯……
-
游客 mijiamei 01/22 19:28華語版的文字入殮師,記載每一個不一樣的普通人。中國有見字如面的說法,看這部電影就像見到了寫出劇本的劉伽茵本人。吳磊和胡歌越來越像了,有幾個背影鏡頭我突然不分不清誰是誰…
-
游客 暮色四合 01/22 12:13?比Bartleby還有意思的樣子…
-
游客 Lindsey N. 01/22 06:37除了胡,剩下的都很喜歡
-
游客 未來你在哪 01/21 04:14先看看聞善如何治愈了胡歌 想看看小尹如何將一個不落地的人落地
-
游客 summerun 01/18 20:28跟《燃冬》觀感差不多,基本上就是“我都知道,但不理解”“主演一思考,觀眾就發(fā)笑”“沒感動別人,咔咔感動自己”那類型的電影。
-
游客 紫桐77 01/15 18:27造作、懸浮。似乎死者故事的唯一意義僅在于激發(fā)處于創(chuàng)作瓶頸期編劇的靈感。胡歌的表演真的無聊乏味甚至拙劣。兩個小時,如坐針氈。
-
游客 承淵 01/14 12:27@2022-03-18 10:59:10 @2022-06-03 23:30:49 @2022-03-18 10:59:10 @2022-06-03 23:30:49
-
游客 霜蜂兒 01/13 12:05胡歌,吳磊?期待期待
-
游客 Nevermore-chiu 01/12 05:46文字工作者看了非常有共感,看到最后達(dá)到了某種程度上的治愈。聞善從編劇轉(zhuǎn)行為寫悼詞的人,整部電影就像是聞善找尋他的客戶人生軌跡的一部公路片,更確切地說應(yīng)該是北京治愈city walk。在與不同的人相遇和交流,不斷地挖掘和補(bǔ)全亡者的人生軌跡,其實(shí)也和編劇塑造一個人物的過程類似,這個過程其實(shí)既治愈了聞善自己,也讓治愈了亡者身邊的人們。但是否一個名字,一段錄音,一次交流,一頁悼詞就能完全概括一個人一生的成敗和過往?這些都是某個人的切片而已。能給每一個人看到的,也可能是某個身份,某個角色,某個立場的自己,但獲取別人全面的認(rèn)知和接納,其實(shí)是不太可能的,能真正接納完整自我的,只有我們自己。
查看完整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