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類型
同主演
猜你喜歡
精彩影評
-
游客 蕃茄(crys) 01/31 16:26不整理下還是搞不清源流。
-
游客 狗狗江湖騙子 01/31 15:46第五集的人物要永遠記住
-
游客 杏核 01/28 19:59原來梆子體系是從山陜交界那片起來的,蒲州梆子倒是在秦腔之前了。還有上黨梆子流傳到山東和河北的小故事,凡事本地化,才有可能有活路和發(fā)展。 還有京城的花雅之爭,原來是先有花部秦腔進京,然后才有徽班進京的事情啊,總之昆曲之類的雅部是扛不住了。套用一句話,人民群眾喜聞樂見,你算老幾…… 前三季都在講歷史,但是后三季就有點變味了。這些東西也不過百八十年的東西,怎么就變成所謂的傳統(tǒng)文化了?就像是所謂的武術(shù),不過是失業(yè)農(nóng)民編出來的罷了。一百年的亂世,誕生了多少東西,他們都是屬于那個時代的。唐詩宋詞元雜劇,各領(lǐng)風(fēng)騷數(shù)百年,何必故步自封呢?死了的東西就不要強行續(xù)命了,就讓它進博物館,好好保存,已經(jīng)是很好了。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印記,有時代的反映,何必強求呢?文化自信,重要的是扎實豐滿的文化,而不是空洞的自信呀
-
游客 We.Dong 01/27 22:55云遮月 水上飄 銀達子 金剛鉆 。。。好的很。
-
游客 Janet 01/27 01:10戲曲應(yīng)當(dāng)多利用現(xiàn)代傳媒手段進行宣傳,多吸收年輕觀眾,而不能只是關(guān)起門來幾個票友自娛自樂。
-
游客 維林諾の熊 01/23 18:29中國梆子,熱耳酸心,正如它的命運。到了我們這一代,其實已經(jīng)大不如前,恐怕以后都將是傳說與絕響。多好的玩意兒,敗家子們。
-
游客 luckydogbiteme 01/20 12:39最喜歡第二集~縱然南腔北調(diào)幾多衍變,縱然天塹無涯難問歸期,他鄉(xiāng)相逢似相識,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
-
游客 胖紙bro 01/17 13:02作為中國戲曲聲腔體系中十分重要的一支,梆子腔相較于京昆越劇黃梅戲等劇種明顯的區(qū)別就是更加的接地氣、高腔大嗓情緒更加飽滿,根植于普羅大眾當(dāng)中,群眾基礎(chǔ)更加深厚,生命力十分頑強。
-
游客 家明 01/17 06:17繁音促節(jié),熱耳酸心??
-
游客 啊kunkun 01/16 15:05看的整個人為之振奮,算是為一個偽戲迷進行了科普啦。真是人生如戲,先聲已唱響。
-
游客 KOO 01/14 10:24利用休息時間,一口氣看完了。蕩氣回腸的一部紀錄片,算不算是等待百年的一聲長吼呢? 梆子腔,作為戲曲幾大聲腔之一的聲腔,歷盡幾百年的風(fēng)霜雪雨,一路走來實屬不易。 不提她春風(fēng)化雨,潤物無聲般的影響著各大劇種的形成,也不提她曾經(jīng)有多么的輝煌而今又是如何的惆悵。 只道,一聲鄉(xiāng)音起,萬縷情思落??犊?,故人多向近來老,唯有她鼓梆激昂,徜徉無盡。
查看完整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