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類型
同主演
猜你喜歡
精彩影評
-
游客 秋謠 02/03 17:437分。架空歷史的方式傳遞對未來沉重的憂慮、無助甚至絕望??帐?、荒蕪、泥濘、凍土、寒雨、銹鐵,固定長鏡頭搭配原聲采音,那種空靈感處處營造著恐懼。每段長鏡頭代表一種殘酷現(xiàn)狀,揉合后頓然讓人無比沮喪。這種實驗性很強的偽紀錄片手法,注定會毀譽參半。但警示當今洞見未來的意圖,做到了。
-
游客 吃吃喝喝完事了 02/01 00:15從頭至尾的固定鏡頭,雨水、陰濕、泥濘、荒涼,一副戰(zhàn)后廢墟景象。開頭工人在煉鋼廠里跳入鐵水自殺的畫面是在致敬《終結(jié)者》嗎.......一字一句滿是細節(jié)描述的尸檢報告讓人毛骨悚然。這樣一種摒棄故事重在展示景觀與狀態(tài)的影像必然會導致兩極化,但本片在景觀中所呈現(xiàn)的細節(jié)足夠豐富和有創(chuàng)造性。
-
游客 Gemini 01/30 13:44#76th Venice#地平線最佳影片 固定鏡頭 戰(zhàn)后景象 死亡氣息彌漫 絕境之中仍有生之希望
-
游客 一坨鮮花 01/28 05:59一部關(guān)于烏克蘭的大型PTSD電影,如同一個黑色的預言。斯拉夫式的苦悶和壓抑背后,是全人類無法消解的困頓和絕望。導演把烏克蘭拍得遍地廢土,失落的男人跳進鋼水,每時每刻都有人被地雷炸得體無完膚。士兵的遺骸像出土文物那樣挖掘出來,有的變成了木乃伊,有的只剩一堆骨頭架子。所剩無幾的希望,是大雨中那場靜默無聲的做愛,但又實在太像偷情了。
-
游客 RequiemS 01/26 09:35以美國為代表的科幻正統(tǒng),大抵是建立在科技更發(fā)達基礎之上的明天更美好。這部片子首尾用了兩次熱成像,除此以外幾乎沒技術(shù)啥事。與之對應的,是對日漸崩壞未知前路的恐懼與迷惘,導演的表述是確定只會越來越差。柏林墻及紅色聯(lián)盟先后倒塌以降,曾經(jīng)的不滿越來越多的轉(zhuǎn)化為某種緬懷,仿佛在追悼模糊記憶里的圣城。美蘇爭霸演進成這般南轅北轍,想來也是欷歔不已。
-
游客 莫沖兒 01/25 03:10固定的觀測者是第一直觀感受 隨后發(fā)現(xiàn)相較于人物 即 Sergyi 或者后來的 Katya 而言 這一攤沼澤般毫無生氣的 Zone 才是焦點客體 人物在近未來的幻想時空里依靠的反而是卡車 坦克 挖掘機 廢鋼廠 雷區(qū)來回魂 荒謬性自然也是透出鏡頭之外的 黑色郁金香比起染色夜視儀更可貴
-
游客 愛贊贊小姐姐 01/22 03:36設定跟意境是不錯的,但還是讓人覺得太冗長了
-
游客 黑癡 01/20 11:26影片將故事時間點放到了未來,不過表現(xiàn)的卻是現(xiàn)實。攝影比較有特色,基本上采用固定機位,通過一個個的場景來建構(gòu)故事。導演偏愛巨大而荒蕪的物體,如戰(zhàn)爭廢墟、工業(yè)廢墟、銹蝕的機器、隆隆作響的卡車,以及挖掘不盡的已成木乃伊的尸體,呈現(xiàn)出一種末日感。整體的氣氛與情緒還把握得準確,現(xiàn)實而又荒謬。
-
游客 挑食大王愛吃飯 01/20 10:52絕好的故事角度,和豐盈的細節(jié)挖掘,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固定鏡頭語言,讓這個題材非常新穎,也讓觸動人心的力量而升級。潮濕泥濘和言語的缺失,真正做到了喜悲共融天下大同。
-
游客 一秋 01/19 06:53共和國長子潛行塔可夫斯基的區(qū),鋼鐵是怎樣煉成一具具會說話的尸體。末日來臨,一片好景,利維坦獸,長滿鐵銹
-
游客 Cilou 01/18 20:33戰(zhàn)爭對于生命與家園的創(chuàng)傷是不可逆的,人類僅存的希望是基于人性和文明的愛的能力。
-
游客 陽光曬干回憶 01/17 13:40在烏克蘭,你必須當個樂觀主義者
查看完整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