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類型
同主演
猜你喜歡
精彩影評
-
游客 皆大歡喜 01/31 09:53不記得什么時候把這部電影存在網(wǎng)盤的了……然后有天晚上找睡前看的東西的時候就翻了出來,雖然沒有字幕,但是每一幀每一幀的畫面都好像油畫一樣有種濃墨重彩的美,不知道這部片源是后期有沒有修復(fù)過,但是那個色彩真的太美了,艷麗濃重難以想象這是六十年代的作品。
-
游客 權(quán)真臫 01/30 06:29這種味道就對了!
-
游客 Evidence 01/27 20:31它一起音樂我就高興 他們一聊天我就犯困
-
游客 dadazombie 01/22 08:08想象世界里的狂歡承擔著歷史的悲傷...
-
游客 紙香墨飛 01/18 14:44#捷克新浪潮# 一部帶有強烈魔幻色彩的影片?!熬粕瘛彼淼耐纯嗯c狂喜交織的瘋癲狀態(tài)貫穿了整部影片,從植物園混戰(zhàn)一場便可一窺。這種精神上的“哀而極傷,樂而極淫”的狀態(tài)到泰達拉絲之章中發(fā)展到了極致,彩色、黑白,負片特效,各類影像互相引入,互相影響。既然鳥都能飛到半空,人為什么不能呢?伊洛加快了剪輯的速率,攝影機倒置旋轉(zhuǎn),將一場自由自在的“翱翔”推向高潮。而從城市來的小鎮(zhèn)的植物學(xué)家卡斯帕,似乎是與其格格不入,常遭到鎮(zhèn)民們的戲弄,無視。每次卡斯帕出場時,基本都身居室內(nèi),或是嘗試進入室內(nèi),伴隨著幾何圖形的出現(xiàn),如門框,窗戶等等,表現(xiàn)了卡斯帕個人所受到的束縛,而巴爾賓達里的人們永遠都身處大自然之間,赤足嬉戲玩耍,融入于有機圖案之中。這種對比實則表達了個人情感的激發(fā)蓬勃,對抗著所謂集體社會主義。
-
游客 小披風 01/15 18:45自1967魔幻現(xiàn)實主義代表作《百年孤獨》的問世,歐美各地都掀起來一股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浪潮,從文學(xué)到繪畫到電影,而這部電影全片充斥著夢幻般的色彩,情節(jié)確實很符合片名,一場大型的狂歡,從劇情到人物都很癲狂。片中的鏡頭十分前衛(wèi),魚眼,獨特的視角等等,給人很直觀的奇幻感。由綠色和白色構(gòu)成的電影基調(diào)又給人一種平淡舒適的感受。還是很不錯的電影
-
游客 猴子大哥 01/15 02:01“如果鳥都能飛到半空中,人為什么不能呢?”看的時候想起了同一時期的電影<雛菊><鳥,孤兒與愚人>……片中的主人公們總是極力地去制造并且享受各種帶有破壞甚至毀滅性的狂歡,明亮的色彩和鬧哄哄的狂歡活動總是一起出現(xiàn),人們仿佛達到了一種癲狂且自由(或者說放浪輕浮、只專注于當下、蔑視世俗道德)的狀態(tài),并且說著一些既像瘋子般沒有邏輯的自言自語又好像帶有哲思性的臺詞。在電影的虛擬故事中試圖通過個人情感和欲望的蓬勃爆發(fā)來與現(xiàn)實中推崇的集體主義對抗,也用極樂來隱藏面對民族之痛時產(chǎn)生的悲傷,這種獨特的歷史背景與內(nèi)容表達共同構(gòu)成了前衛(wèi)的、極具創(chuàng)造力的捷克斯洛伐克電影美學(xué)。
-
游客 我是不是有號了 01/15 00:271.完成了走鋼絲的表演,你以為會獲得掌聲,但實際上被扇了一巴掌,巴掌和掌聲并存;2.女孩乘機親了男孩一口,男孩以為是喜歡自己,女孩轉(zhuǎn)身罵你流氓;3.“衣服真干凈,漿了的吧”,下一秒被撕爛;4.凱特琳與卡斯帕互扇巴掌,下一秒“你愿意嫁給我嗎?凱特琳”“是的,我愿意”;5.“法國人”的奇跡與毀滅的大火;6.“車又開走了,是的,始終在路中央,直到地平線的末端,保持...視線不要轉(zhuǎn)移,謝謝”;7.植物園也是《瓦萊利和她的奇跡一周》拍攝場地。布景有夏加爾和雷諾阿畫作的感覺,天真、質(zhì)樸、濃烈的感情,在悲痛和怪誕之間的達到某種平衡。人們的生活需要奇跡、快樂和幸福,不是嗎?
查看完整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