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類型
同主演
猜你喜歡
精彩影評
-
游客 只吱吱 02/03 06:233.5 近期影像質量最高的一部香港電影,古天樂疲態(tài)漸露已經(jīng)無法承受特寫鏡頭
-
游客 大呂 02/02 05:17糙且牛逼才是邱禮濤才是新浪潮港片吧。前半程有多悶,后半程就有多屌。兩人斗法的段落確實稱得上半部黑社會了,而后街頭飛車立體亂撞張國強死臉插滿玻璃渣,而后地鐵站里雙車追趕漂移飆到軌道上跟地鐵疊羅漢,人群亂炸火花四濺,此港街景多少年沒有被如此奇觀化了。劉德華古天樂正臉炸坑開洞,苗僑偉舉槍泄恨困獸長嘯,完全是隱喻新自由主義和極右民粹大亂斗,從容回應街頭訴求。牛逼啊,糙牛逼。
-
游客 尋未 01/31 14:59“華仔:我只想做個正常人。古仔:我要復仇,和你同歸于盡。警察:我無能為力。”港式套路依舊,保證快節(jié)奏大場面卻沒兼顧細節(jié)和邏輯,槍戰(zhàn)戲調度混亂,正邪交鋒力度襯不上這副標題。
-
游客 靈魂每日入住 01/31 11:51地鐵飆車戲很值得一提,但是劉德華的法外義警故事太平平,既沒有像超英片一樣爽起來,也沒有探討深度可言,兩頭不靠
-
游客 印痕 01/29 05:58邱導拍低成本的多,但拍起大片來,實在不比那些大導演要差。最後的中環(huán)地鐵追車戲,要列入港片經(jīng)典也不為過了——地下、狹窄,而且香港地鐵站出名的人多,設想在這樣的空間來一場追車戲,夠瘋狂的。主題優(yōu)於上一部《掃毒》,但情懷則上一部略優(yōu)勝。上一部的兄弟情,彼此間有矛盾、有羈絆,情感更糾結和豐富,這一部則基本上只有爭鬥,只在最後古天樂問了劉德華一句:你當時為何不問我有沒有做過,稍微提升了兩位主角的情感糾葛。還是上一部三兄弟的互相撞車,來得更有種男人的浪漫。那些說劇情中二的,我覺得要求太高了吧,這就是商業(yè)片而已,Marvel難道不中二?速度與激情難道不中二?對干諾道中那場追車戲,有朋友想到了某年秋天的那場運動,我自己沒有太大的感覺,反倒上一部的屋邨天臺戲很有感覺,因為那座樓是我到香港後住了好幾年的中轉樓。
-
游客 櫻井氏家的小白 01/28 22:50弱智劇情 白瞎了我的美妙夜晚
-
游客 waxmax 01/22 11:51兩個楊過和一個楊康的故事。 一個明面上是滅毒委員會會長、太平紳士,實則是為了私欲欺世盜名; 一個號稱是正經(jīng)商人、慈善大使,實則吃著人血饅頭,賺的全是不干凈的錢。 一個是偽君子,一個是真小人。 “掃毒”是表象,本質是黑吃黑。 電影的出發(fā)點是好的,充分揭露了某些上流人物人面獸心、道貌岸然的形象。 他們滿嘴的道義,看不起毒販,其實他們和毒販沒什么兩樣。 同時也探討了毒販到底有沒有人權的問題。 抓毒販是否可以凌駕于法律之上? 以正義為名的犯罪,是正義,還是犯罪? 可惜影片沒有深入探討,本可以是一部關于權謀、關于人性的政治驚悚片,卻被拍成了毫無深度的爆米花電影。 后半部分完全是為了打架而打架,一個是富商,一個是毒梟,一個比一個有錢,用得著他們親自動手? 少一點動作戲,多一點拼計謀、拼智慧會更好。
-
游客 Junecy 01/21 09:19實在太不關注港片,直到看片頭打出邱禮濤,我還以為,掃毒續(xù)集是陳木勝這玻璃狂導演拍的??聪聛砭鸵粋€感受:邱禮濤才是真正的狂徒。(罌)粟米花電影能狂放成這樣,絕不是劉德華 58 變 38 那么簡單。從一幫老家伙還扮年輕、抽一根筋,黑白兩道天地對決的作法,你鐵定認為這電影不及格,但是,電影人物的花樣死法,一通撞車亂打,沖進中環(huán)港鐵的玩法,確實又比以往港片,多了撞進現(xiàn)實的戾氣意味。雖然它人物動機很假——剁我手指殺你全家,但以暴制暴,以毒攻毒,一起死的心理狀態(tài),又很HK·2019。
-
游客 草蟲 01/20 18:38多方勢力角逐的時候糟糕的調度讓你根本分不清誰是誰。華仔的角色太分裂,前半段還有點蝙蝠俠后面就不知所云了;古仔這個角色設置的太簡單,導致最后一場戲沒啥說服力。類似的缺點能說出一堆,其實歸根到底就是糙。好在糙就是港片最大的特點,也難怪港鐵站追車戲看得我老淚縱橫,那一刻警察故事、龍虎風云、喋血街頭仿佛靈魂附體,邱禮濤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
-
游客 歐根宇王 01/16 14:05前面鋪墊的一層層人物關系和對立張力挺好的,中環(huán)地鐵飆車+槍戰(zhàn)也是敢想敢做很精彩,結果…爛尾了…收不住了…
-
游客 沉默的槍手 01/15 21:016/10。邱禮濤對警匪片做了一次文化價值重構,反派地藏用砍掉的四根手指拜關公像,然后去屠宰場的冷凍庫行刑,如果說關公象征著上天庇護的江湖義氣,那么地藏完全是走向資本和暴力的恐怖份子,以破壞香港這座天佑之城的公共安全為復仇目標,成為商界嬌子的林正風與毒品的經(jīng)濟犯罪不共戴天。東叔死后,地藏燒紙人與出席葬禮的林正風兩兩對峙,此時正邪對立的動機不僅關系私人恩怨,是警、匪、民的交互影響:匪對民所做的傷害,已經(jīng)不只是父親的毀滅、意識不清的毒癮兒子墜樓、馬尼拉監(jiān)獄里新生兒染毒的親情淪喪,更長久來看撼動了香港的信仰和經(jīng)濟秩序,結尾天地對決,兩兩把車開向人頭攢動的扶梯,地鐵推著兩輛車急速前進,槍聲猛烈,血色鮮紅,變成一種雙方自尋死路的意象,代表法律權威的警察尷尬地夾在復仇者間,不知指槍向誰,充滿反叛的硬核味。
查看完整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