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類型
同主演
猜你喜歡
精彩影評
-
游客 歲月迷程 01/31 18:30如果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布列松的冷漠藝術,我寧愿選擇去大街上跟人搭訕
-
游客 Lucifel 01/31 04:54將頭部一直埋在水里,很難;想像子彈穿過腦袋后無法扣動扳機;政治、愛情、環(huán)境、生命都令人極其絕望,他想從其中找到一點可以存活的意義,卻發(fā)現(xiàn)只會讓自己想要死亡的決心更緊迫;虛無的法國青年游蕩在街頭,瘦長、冷俊、孤獨,他害怕活著也害怕死亡,最終通過授權他人幫忙完成“自殺”
-
游客 骨碌碌骨 01/29 18:25最后那一槍哆嗦了我一下
-
游客 Seven pense 01/29 15:09男主角帥帥帥帥帥,光看他去了都沒怎么看劇情
-
游客 貓睡著了 01/28 11:37布列松電影中意識形態(tài)囊括最多且最直白的一部。宗教不是亞瑟王圣杯那樣的缺失是干脆被批判,魔鬼是說誰呢,很可能說人 —— 從概念化的人類到你我身邊每一個具體的人,畢竟那些破壞地球的事是人類親手干的,精神世界的荒蕪跟追求物質(zhì)的奢靡就是你我的生活現(xiàn)狀。魔鬼行事的標準不是趨利避害,是連自己的生存都破壞瓦解,然后自殺。后期的布列松以自己的風格拍了一部新浪潮,干脆點說是戈達爾,前半段是《中國姑娘》,后半段是《周末》。
-
游客 Wileo5 01/28 09:18卑微的情愛、理想主義的幻滅、充斥大量機械聲的背景音 一方面是前途未卜的動蕩社會 另一方面則是試圖自救于精神空虛的麻木青年;2021全新4K修復
-
游客 保持緘默 01/28 00:286# 究竟是什么讓惶惶不知所終的前段以莫名的姿態(tài)延宕到最后突然平地拔起直沖云霄?很可能是魔鬼 w/ 羊
-
游客 北野樂 01/25 15:06沒有表情的表演被刻意用來表現(xiàn)那個嬉皮年代的虛無,主人公內(nèi)心所經(jīng)歷的救贖被人類的虛偽和現(xiàn)實欲望一次次放倒,宗教政治環(huán)保與性都令人失望,最現(xiàn)實的就是金錢,有了它可以改變一切,包括你的信仰和滿足你的欲望。結(jié)尾像是一個預言,令人清冷的認識世界的冰冷。
-
游客 天命書生 01/25 12:54影像里的那些手腳就像你我身體的延伸,我們牽過的手,我們走過的路,我們年輕的時候,都在布列松的電影里了。還有我們那份無處安放的彷徨和迷惘,一顆子彈的凝視,你會想到什么,可能是魔鬼,也可能是你不想面對的未來的自己。
-
游客 空瓶子 01/24 11:00很失敗的一部布列松電影,甚至令人反感。
-
游客 陽光燦爛很明媚 01/23 17:04畫外音絮絮叨叨的反而影響觀感
-
游客 Mr.K 01/21 01:27每個精密運動的局部影像構成了整體視域,在朝向人物動作的鏡頭中不斷與前景物互動又將背景虛化延長,在攝影機與被攝物的不可知交互中生成圖像。因是對白增多后期配音的缺憾被進一步放大,如此立體而深邃的視覺空間卻涵蓋著這樣平面、空洞的聲音設計,人物動作的延長與反復都在不止不休的話語聲中漸而怯魅,極簡主義理念在聲畫不協(xié)調(diào)的割裂中落入混沌。自然是極其現(xiàn)代性,不僅是劇作思維的轉(zhuǎn)變而在媒介與空間/人物的聯(lián)系也得到了進一步拓延,甚至于對人物形象的解構與感知經(jīng)驗的瓦解、重塑。
-
游客 黛安娜醬 01/20 23:09人只不過是靠兩條腿行走的動物,所以他們既不能擺脫當下的處境也找不到解決辦法。人生最后一點感想還沒說出口便死在地上,布列松的無情中甚至有一絲絲嘲弄。
-
游客 屏東林宥嘉 01/16 01:07失去了生死意志的人,只能借助魔鬼之手自殺,這恐怕才是真正的悲觀主義。不過結(jié)局雖然虛無絕望到爆炸,但布列松本人的確不悲觀消沉,清晰地展露各種道德政治人性問題并不意味著悲觀主義。布列松的電影很難有代入感,演員果真如模特冷臉,沉默簡潔的動作,無目的地踱步,以及生活流版的“一個叫查理的男人決定去死”。直到我們也置身于這些轉(zhuǎn)街過巷的人群中,才能體會到這如潮汐的腳步聲,是踏過了怎樣的麻木與絕望。
-
游客 琥珀丫頭 01/14 08:18人類的自我毀滅。不想死卻又不得不死,最終還是得死。人類的欲望讓你不得不死。20110819,12:20
查看完整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