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類型
猜你喜歡
精彩影評
-
游客 花飛人倦易黃昏 02/01 05:46就……哈奇怪的一個東西,看了片段
-
游客 美啦美啦 01/30 23:22伊文思的紀錄片美。但是藝術是紀錄片的真諦,或者殘酷的真實? 看到多少表象,多少荒誕?風
-
游客 淺沫天涯 01/29 20:09尼瑪!這是部中文片!
-
游客 后湊 01/29 19:35哎呦他太是我的菜了。
-
游客 Jonathanhu 01/29 05:40“早期新紀錄電影”補課。主觀真實下的虛構“大片”,敘事以“風的視角或要素”為核心而展開,由風而起、隨風而逝。從展現(xiàn)舊傳統(tǒng)與新現(xiàn)實交匯在“魔幻現(xiàn)實主義中國”出發(fā),尤里斯·伊文斯對自己做人生總結,最后還挺感動的。
-
游客 不能釋懷的呀 01/27 02:06既不是紀錄,也不是實驗,就是極其私人的片子。片尾的靜止鏡頭很經(jīng)典。
-
游客 雷妮 01/26 21:25風是去實體化的曖昧形體,是自由靈動、縹緲流動的氣質。它輕拂過人們的發(fā)梢,吹卷起黃沙里的細紋,蕩漾出湖海中的漣漪,它是自由無礙穿行于城市鋼筋水泥與鱗次櫛比建筑中的動態(tài)流質。伊文思真正意義上將“風”的特質呈現(xiàn)出來,“風”這一曖昧的抽象形態(tài)穿行于廣袤中國的遠古神話與現(xiàn)實政治中,彌漫在中國小市民生活中煙火氣息與政治宣傳里,伊文思的影像試圖呈現(xiàn)不可呈現(xiàn)之物、言說不可言說之語,他對中國這片土地的熱愛真是既輕盈又深沉。
-
游客 沒品only 01/25 16:15伊文思將風視為生命的象征,風吹起的時候恰恰是我們與生命最緊密連接的時刻,90歲的伊文思來到一個陌生的國度--剛走出十年陰霾的中國,在這里似乎一切都如早春的風般欣欣向榮,神秘又頑皮的引路人--孫悟空,帶領伊文思來到中國各地飽覽名山大川也見識了時代之變,伊文思將當時中國的面貌通過一場場排演展現(xiàn)在觀眾面前,現(xiàn)代化的焦慮,外國歌曲與京劇,“三大件”背景下的婚禮,以及唱著少先隊隊歌的孩子,還有中原大地上的神秘手工藝,在梅里愛的《月球旅行記》之中居然住著嫦娥,往下一看,還有位攬月的詩人,伊文思在與兵馬俑博物館長時間溝通后拍攝無果,在市場上買了一大堆贗品兵馬俑,終于實現(xiàn)了拍攝的目的,沙漠與山頂尋找風的旅程最終在一個會巫術的女人幫助下接住電風扇完成了,伊文思在生命的末年里用幽默與睿智為自己也為觀眾去捕捉瞬間的美麗
-
游客 fiefie我呀 01/24 03:23音樂 畫面
-
游客 Gillian?? 01/19 08:56符號符號
-
游客 Dasein 01/18 10:18飄逸如詩,紀錄片也是可以這樣拍的。
-
游客 winterwy 01/17 17:287.8/10。對中國風土人情的觀察與介紹(有些是紀錄,有些是虛構)。影片攝影大美/飽含情感,很多捕捉的時刻/空境(配合舒適的音響)頗具詩意,但作為傳統(tǒng)故事片(有紀錄片成分,但材料組織的方式是傳統(tǒng)故事片式的)本片敘事太過松散,扣1分。
-
游客 雷妮 01/17 12:15歐洲人畢竟是歐洲人。
查看完整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