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類型
猜你喜歡
精彩影評
-
游客 未來 01/31 10:31都忘了14年的片子了?這么多年很多都自動化了豆瓣的文青們,都這時候了就別天真了
-
游客 小牛哥 01/30 08:58種地苦,工廠累,“男子打仗到邊關,女子紡織在家園”,棉花長出來就不是一個省的事了,是千千萬萬中國家庭的生計唉……
-
游客 Nissen 01/30 05:343.5 周浩應該是從這部開始注重結構的,周浩的溝通能力讓我驚訝,要讓這條產(chǎn)業(yè)鏈上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能對攝影機開放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
-
游客 鄉(xiāng)愁藍調 01/29 06:08不敢發(fā)聲
-
游客 Wang 01/25 07:58我對這片土地已經(jīng)無話可說,中國人民是最勤勞的!
-
游客 彭胖子 01/24 13:43少些主義,多些人
-
游客 琉星片片飛 01/23 18:39十五年前的紀錄片很難對如今的棉花爭議作出回應,但這并不意味著過時。棉花的一生,從種下種子一刻開始,被采摘、運送,再紡織成棉線,最后變成阿迪達斯牛仔褲;從新疆的農村,到河南、廣東的工廠,在服裝市場出售,最后出口到美國。小小的棉花經(jīng)歷和改變了多少人和TA們的家庭,承載了多少汗水和希望?看完只想到一句話:興,百姓苦;亡,百姓苦。讓我最為震撼的是那些去新疆摘棉花的勞工,全都是已經(jīng)生育的婦女。有些還沒等火車開到新疆就已經(jīng)開始抹眼淚了,白天被送到地里,一天摘幾十公斤的棉花,晚上睡在幾十上百個人的大通鋪里,比火車唯一好一點的就是每個人都有張床,就這樣摘了兩個月棉花還得回家干活種地帶小孩。我感覺窒息。
-
游客 Oddish 01/20 16:30算是做到了紀錄片的主要功能,就這樣了?;蛟S有點滴感人之處,但也沒太讓人有感觸的。 3.5星,鼓勵獎。
-
游客 罵槐 01/18 22:31第一部周浩,現(xiàn)場電話連線導演提問,他自己提出了一個關于攝影機和被攝對象距離的問題,太遠了不能挖掘出更多的信息,太深入了又會迷失自己。關于這個度的標準,導演給自己提出的要求是不會讓自己和對方“尷尬”。對于這部片子可能更多的還是呈現(xiàn)吧,并沒有過多的介入?;厝ビ锌昭a一補導演其他紀錄片。
-
游客 ANYW 01/18 05:47片名棉花,直到最后15分鐘才出現(xiàn)白花花的棉花,對周浩的素材組織方式很欣賞。
-
游客 伊坂捅太郎 01/16 23:35挺好看的,雖然十幾年前的記錄了。想起了前兩年的美國工廠,好像什么也沒發(fā)生過。時代里的灰塵,落在個人的頭頂是沉重的。
-
游客 土星環(huán)上的人 01/15 22:50看到紡織工廠里領導鼓舞工人的發(fā)言時,跟我現(xiàn)在看《絕叫》書里芳賀職場pua陽子的段落,莫名產(chǎn)生了互文。
-
游客 不是藍色的 01/15 07:11喜歡這種紀錄片,讓我有視野去了解鮮見的社會側面。影片從種植、作坊、展銷一條龍產(chǎn)業(yè)鏈,刻意表達勞動者的艱辛與困惑,題材值得鼓勵,不足之處是影片順序顯然能再更好的規(guī)劃。
查看完整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