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類型
同主演
猜你喜歡
精彩影評
-
游客 燒不了倉房 01/28 17:15這些時長驚人的大師作品,通常都沒有故事性或邏輯性,導演也只想借影中角色來傳達個人碎片化的感悟,所以它們都很悶很荒誕。但是這部用千禧風貌開啟了一趟環(huán)球之旅,繽紛眩目的影像視聽拯救了劇情的無厘頭,幾乎每幅畫面都可以當壁紙,女主的每套造型也能引領時尚潮流。其實電影的地點跨度和男主的身世設定是很典型的特工片套路,可導演非要以抒情化的藝術角度呈現(xiàn)這個故事,甚至后期在進行科幻實驗的同時還要展現(xiàn)大家一笑泯恩仇在澳大利亞原始腹地的純真生活,不同元素的碰撞就產生了割裂感。與其說最后收尾倉促,實際上導演一直在隨心所欲的變化,每一段情節(jié)的轉變都無理性可言。不過最奇妙的是,結局竟能讓一切撥亂反正,小到女主大到世界都重回正軌。尤其是女主終于不再追逐男人的步伐奉獻自我了,實在可喜可賀。
-
游客 nicolerby 01/20 23:43五個小時如體驗了整個人類歷史一般。文德斯在70年代就有了構思雛形,當時千禧年似乎還很遠。等到拍攝完成卻已進入90年代,一切都變得太快——所以里面的電腦、網絡的設定,看起來才會有點怪。但電影給這五個小時以外的想象太多了,從都市犯罪片,到沙漠人文片,它包羅萬象,原創(chuàng)性獨一無二
-
游客 popode 01/20 02:11更喜歡上半段,漫無目的的追隨,無處不在的音樂,詭異復古的城市化裝潢。下半段開始變得深刻,在世界的終點終于找尋到自己的意義,既不是追隨也不是某個目的,而是無意間傳播音樂,傳播文字,傳播文明和智慧。好喜歡粗糲的馬賽克式DV鏡頭,回想自己的夢境也是如此模糊,真實又夢幻。同樣喜歡的是片子里的各種配樂,尤其是最后的大合唱,黑人在這方面真的有種族天賦,我愛了。結尾蠻有意思的,我在屏幕上看里面的人看屏幕,景觀社會實況播報。btw,在21c20s看這種將近五個小時的電影,還是有點折磨的。4.5
-
游客 fu*k! 01/16 01:34我一直有科幻記憶,一種超現(xiàn)實,記得有一首歌,東西街,南北走這首歌被我和科幻掛鉤刻在腦門子上,一種詭異甚至恐怖的氣氛,最開始的末世版都市風格,不知道為什么好多末世風格都有日本都市,看來那個年代日本真是上天了,一開始像是沒頭腦在追很任性,然后很任性碰到偷你全家,就追著他圍地球跑了一圈他們的追逐游戲很無聊,但各個地方確實有趣,其實這電影有點像那個被毀掉的忘記名字的科幻片,喜歡地球毀掉的那段,文明開始退卻,人恢復自由,最后的結局也挺棒,失去家園的人陷入沼澤,文字讓你回家
-
游客 客舍青青柳色新 01/15 16:31《直到世界盡頭》1.文德斯集大成之作,可與[柏林蒼穹下][咫尺天涯][德州巴黎][美國朋友]相提并論。2.長達4.5小時的末世科幻公路片,恍若一場無盡的旅程,從尼斯到柏林,從莫斯科到北京(陳凱歌協(xié)助拍攝),從東京到舊金山,及至澳洲空麗荒野中的原始部落(原始vs未來科技),犯罪公路片也成了詭異迷離的夢境啟示錄。3.色彩運用幀幀迷人,原聲配樂曲曲動人。4.攝影、圖像與夢境作為母題:可視電話+粗糲失真的DV+迷幻曖昧的夢境圖景,對沉淪、迷失于黑夜之夢與圖像序列的警世恒言——“太初有道(言),末世唯有圖像”。5.以山姆·尼爾旁白貫穿首尾,還有他永遠在打字或彈鋼琴的身影,以文字/文本與音樂來對抗圖片/影像。(冰紅深藍)
-
游客 Parzival 01/13 16:544.6個小時,又愛又恨。三個部分吧,第一部公路片式的精疲力盡,也是我看得最精疲力盡的部分。然后漸入佳境,愈加迷幻,第二部多少有些賽博朋克的意味。第三部分進入到了烏托邦般的末日敘事,充滿著對未來圖像世界的憂思,結尾太暖了。學文德斯的話,文德斯在這部作品中展現(xiàn)了他崇高的耐心。
查看完整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