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類型
同主演
猜你喜歡
精彩影評
-
游客 海女 02/01 19:32看完預告就去看的人可能會有失望或驚喜的兩種反應,因為預告只拍出全片的三分之一而已,看到一半以為「不過是漢內克《大快人心》的招數(shù)嘛!」結果整個小看喬登皮爾了,雖然更喜歡Get Out的劇本,但不得不佩服他寫劇本的能力。Lupita Nyong’o 也是明年獎季的影后選手,配樂毛骨悚然到不行,過癮過癮?。ㄗ钺嵝畔⒘窟^大,需要多看評論)
-
游客 皮一下很開心 02/01 06:567分,其實這部跟《逃出絕命鎮(zhèn)》還是蠻多相似的地方,仍是一部wtf的、神經(jīng)兮兮的電影。驚悚的外殼,又保持了基本的笑點。以及,必不可少的、大量的隱喻:種族的、性別的……其實導演如果一直堅持以這種方式拍社會式的驚悚片,倒也是個人才。唯一遺憾就是,他的電影似乎總是沒那么足夠精彩,還是太多心機,差口氣的感覺。
-
游客 幸福誰做主 01/31 15:20優(yōu)缺點都挺明顯,接近五、六十年代冷戰(zhàn)背景下的“寄生電影”思潮。導演功力很穩(wěn),氣氛鋪陳出色,布局和反轉尚算不錯,無奈中段追殺戲碼的設計故弄玄虛,美學、隱喻成為符號化的堆砌。正因如此在不該有笑點的地方多次讓觀眾笑出了聲。結尾給出的解釋性內容太多,反倒失去了魅力,劇作上的缺陷要讓觀眾去大量腦補。
-
游客 mawubas 01/30 21:16《逃離奪命鎮(zhèn)》后導演的牛皮吹得越來越大,也更加熟練地以精致的鏡頭語言和密集的形式隱喻彌補故事上邏輯漏洞,看完同樣強烈的想二刷??炊嗔藴豷ir學院派的豪華鬼屋故事,這樣B級風格又帶有硬核賽博的怪誕電影真令人耳目一新,用常見的紅衣、剪刀、兔子等邪典符號,直白凌厲地表現(xiàn)出固化的階級對立和對身份認同的焦慮,這才是美國中產(chǎn)最深的夢魘吧。
-
游客 諳子 01/30 01:29沙馬蘭+哈內克,顫栗T恤+大白鯊長衫,喬丹皮爾找了一個和自己外形近似的男主來承受片中第一波襲擊以及釋放各種奇怪笑點,來讓恐怖感更詭異地加重,地下室設定是否有種族暗示其實也沒那么重要,倒是目的地墨西哥和人墻做了更直白有效的批判,遺憾是最后大戰(zhàn)不夠殘忍,輸給燒車那一場戲。
-
游客 一只香烤雞 01/27 21:28迎來了屬于時代的作者恐怖片。我們,美國,二元對立,冰山一角,輕盈高濃縮地掀開美利堅厚重嚴酷的種族/階級議題?!白诮獭贝罱ǖ娜藟Γ谡瓮罋⑾聹S為笑談。驚悚美學撬開類型片空間,器物(剪刀、紅衣、下水道、兔)的精準嵌合是電影工業(yè)的勝利。相比“Get Out”,Jordan Peele在“Us”更藝高膽大——表層的虐殺快感,在正邪的逆轉下,頓成掌摑觀眾的無情耳光。歷史也是這般成王敗寇。
-
游客 米洛 01/27 13:59幾位演員演技過硬 劇情讓我云里霧里 理論上的解釋是 我們就是他們 他們就是我們 那些被改寫和被遺忘的歷史 但還是沒懂 先給個還行吧
-
游客 抗酸桿菌 01/25 19:43本質上這是馬克·吐溫的《王子與乞丐》的故事,不過,Jordan Peele is a fucking genius!
-
游客 愿與愁 01/23 22:03黑人最大的“敵人”不是曾經(jīng)壓迫他們的白人,而是自己,想要平等不是當鍵盤俠而是不斷提升 蛻變。這片子的寓意不止適用于黑人,更適用于所有人。
-
游客 法師 01/23 14:46[SXSW#1] 仍然是恐怖片夾雜大量喜劇元素,就我本人而言比Get Out engaging許多。導演的意圖說實話都擺在臺面上了,但是拋開隱喻不提,也是精彩的恐怖片,預告片恐怕冰山半角都不算。就是有點略長,某些沒太大意義的油和醋(我說的就是結尾那個)不瞎添就更好了。
-
游客 ЯK 01/21 11:34野心更大的皮爾打造了絕頂流暢的恐怖新作,利用二重身之設定反思了種族前史與現(xiàn)實之間不可避的摩擦,可惜在精彩之余實際上電影理念卻因過度強調表演方法,而可以說是前作視聽語言的一次倒退,流于浮躁。
-
游客 北巷南貓 01/19 07:58(有) 1.種族隱喻:普通人和克隆人身體一樣,但受到的待遇截然不同。 正如白人和黑人,男性和女性,異性戀和同性戀受到不平等待遇。 2.社會隱喻:片名《US》一語雙關,指“我們”,也指美國。 美國想造克隆人控制公民,隱喻美國人一舉一動都受到監(jiān)控,毫無自由可言,甚至想逃到墨西哥。 3.自我意識:類似《銀翼殺手》,克隆人總有一天會自我意識覺醒。正如受到壓迫的人早晚會沖向自由。 4.對宗教的質疑:電視里手拉手的廣告竟然成了克隆人的信仰,讓人感到十分愚昧。 同理,無神論者眼中宗教也非??尚?。 高智慧外星人眼中,地球人的物理學也非??尚?。 5.馬太效應:人類艾迪長期在地下生活,語言能力退化; 克隆人艾迪長期在地上生活,逐漸變得和常人沒有區(qū)別。 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這就是為什么富的更富,窮的更窮。
-
游客 遇見美 01/18 15:51Jordan Peele對觀眾和觀影氣氛的調動是極佳的,尖叫和大笑此起彼伏。其實觀影過程中無需糾結于”看懂”和”理解”,單純只是享受影片的過程,反而能夠獲得最大程度的滿足。Peele對劇本的打磨,也在全片中埋下許多線索和細節(jié)。顯然,Peele在反復強調影片為恐怖片的背后,依然有強烈的社會以及政治隱喻。他的目標也只是展現(xiàn)與諷刺,而并非深入探討或是試圖解答。芭蕾舞部分最佳,既是野蠻也是優(yōu)雅的雙重表達。
-
游客 萌萌小黑兔 01/18 02:076/10。不了解美國歷史的中國觀眾可能無法懂得喬丹皮爾為何能大火,結尾從地底順道鉆出的影子們在山上手拉手筑起了人肉長城,聯(lián)想現(xiàn)實中偷渡的墨西哥人和特朗普修邊境長城,就能對照入座其中的諷刺含義:美國中產(chǎn)階級對想搶走他們工作、生活的非法移民進行血腥還擊,片頭流浪漢的圣經(jīng)第11章提示紙板,也暗示了底層人民尋求公正的渴望。開場甚是精彩,童年時阿德萊德在游樂園的海灘迷路,在鑲滿鏡子的隧道里遇見影子,保持了神秘色彩的精神恐怖,不幸的是,影片主體架構與普通的防御鬼入侵的家宅驚悚片別無二致,結尾‘‘偷盜人生’’的反轉也讓寓意變得曖昧不清,更別提出兔子、紅衣、剪刀和芭蕾這些意象顯得多么尷尬的荒誕。
-
游客 豆友J09TCbyrFc 01/15 12:13喬丹·皮爾的「折疊美國」,這一次終于get到了導演詭異的美學態(tài)度,通過宗教預言般的故事來諷刺美國政治正確繁榮下的虛假。其驚悚感來自于戲里戲外互為鏡像的社會現(xiàn)實,頗有《使女的故事》的壓抑感。
查看完整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