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類型
同主演
猜你喜歡
精彩影評
-
游客 戀戀待花開 02/02 13:46為什么我每次看到志村喬都想揍他。。
-
游客 BettinaZ 02/01 01:29黑澤天皇最差一部吧
-
游客 林自由 01/31 10:59四星欠一點,影像的高潮和敘事的發(fā)展有些不吻合.走廊觀圣誕唱歌的場景很有美感
-
游客 雞塊 01/28 03:474.5.不在黑澤明經(jīng)典的武士體系之內(nèi),卻又是一部被低估的,獨特而感人的“小品”。三船敏郎+志村喬的雙主核,在這里仿佛成了《泥醉天使》的反向變奏——人性掙扎的沼澤里,再次升起自救的星辰,志村喬展現(xiàn)了比《生之欲》更精彩的演技;傳奇李香蘭的歌聲也縈繞其中...影片在拷問現(xiàn)代媒體緋聞造謠的同時,也含蓄地反諷了現(xiàn)代人的困境:三船作為畫家可以按主觀描繪自己理想中的山體;而雜志社老板也可以不顧事實,單單依靠圖像捏造故事、污蔑他人以制造話題賺錢,只因現(xiàn)代人的輕信與獵奇。黑澤明作為導演之偉大也在于他從不陷入固定程式,也不會依賴過往經(jīng)典的成功去“套路”;而總是依據(jù)具體的題材與人物去選擇適當?shù)呐臄z手法,并認真升華為藝術(shù)表達;其對于人性尊嚴與真善美不懈追求的赤子之心,如今罕有。
-
游客 想飛的魚 01/27 11:02俊男靚女,這設定給好萊塢拍就是screwball了。鏡頭語言沒得挑,然而黑澤明的說教方式讓我覺得卡普拉的人間正能量系列都宛如天籟之音。
-
游客 一夢煩了 01/26 12:13名人與狗仔的拉鋸戰(zhàn)歷史悠久
-
游客 Doris503 01/26 05:27有緋聞的名人和倒打兩耙的律師。戲劇沖突在金錢與良心上,通過日本戰(zhàn)后西方化的大眾娛樂、司法程序展現(xiàn),對當時的社會面貌有了一個眾生相的勾勒??催@種老片提前看下簡介是多么重要,不然又該懵逼了
-
游客 短w歌m行 01/23 19:24中間莫名其妙switch了主角,節(jié)奏也打亂了??墒鞘フQ那場戲也太好了叭,我哇哇哭。auld lang syne確實是世界上最好聽的歌。感覺這部有那么一點點卡普拉的意思呢,普通人(也不是普通人了,圈外人吧)卷入媒體漩渦——甚至三船手搭話筒那段都很像John Doe, 圣誕與星空又像極了It's a Wonderful Life. 律師如星神般的女兒作為拯救者的形象出現(xiàn),犧牲了自我換取父親的救贖,雖有俗套之嫌,但總歸是導演人文關懷之美,還是挺好看的。而兩位主角的天真,說是愿景也好,至少還是給人以希望。好喜歡這部三船跟千石之間的“閨蜜”火花??!少見的三船撒嬌場面!爽朗的笑聲太好聽啦!千石真是可愛的性格女演員!
-
游客 桃熹熹 01/21 12:311950+日本出版,這個背景即蘊含很多故事,但迄今似乎無人切中。1950年(新年段落曾強調(diào)這一年份)前后,戰(zhàn)后的日本涌現(xiàn)了雜志創(chuàng)刊熱潮,代表著一種宣泄、表達和蘇醒,被稱作“戰(zhàn)后民主主義”;而與此同時,駐日盟軍對出版物、播映物,甚至書信、通話內(nèi)容都進行嚴格的審查,因此戰(zhàn)后民主又被稱為“配給制自由”。兩股合力下,娛樂小報,便成了野蠻生長的雜志品類。因此本片拍成了好萊塢日本分塢,控方證人日本分證(雖然后者晚了七年),真的是不無可惜。表達欲、逐利性、曝光度代表的現(xiàn)代日常,與純潔、正直、清者自清代表的傳統(tǒng)美德的必然碰撞,被包裝在圣誕福音和至親死亡中的頓悟而消解,堵塞了本片的當代解讀的可能。
-
游客 星蒼夜茫 01/20 19:10又一個人言可畏的故事,所幸沒有阮玲玉式的悲劇收場。沒想到還是黑澤天皇早期執(zhí)導影片,就是此時的功力尚未純熟,沒能把三船、李香蘭還有志村喬更好的捏合到一起。尤其是李香蘭的角色設計過于單純,這反而拉低了志村喬相對豐滿的角色,中間大段篇幅三船已經(jīng)不是男主角的樣子了。
-
游客 圓小姐 01/20 15:39訴訟事件只是個楔子,引出了背后一系列的思考。類字幕卡的新聞頭條殘留著默片氣息。從個人層面來看,畫家歌星及律師可能就是現(xiàn)實中你我的遭遇。外部逼迫積壓著的生活重擔,來自內(nèi)心的欲望又亟待滿足。游走于良知邊緣的躊躇與無奈,志村喬對角色的把握無懈可擊。再回到社會大環(huán)境,片中人物的穿著打扮言談舉止及至生活習慣,已然無形中被西化了。圣誕夜二人在酒館澆愁,吃的是火雞,唱的是《友誼地久天長》,飲下的是苦水。不算精致的酒館里張燈結(jié)彩,裝飾著圣誕樹,每個人都會唱西方傳來的《蛍の光》。歷經(jīng)了那么多苦難和辛勞,平安夜里我們依依惜別互道珍重。人們的表情凝重而沉痛,全然不見節(jié)日的喜慶,是為日本戰(zhàn)敗五周年祭。鐵三角同年發(fā)表了兩部作品,另一部是蜚聲國際的《羅生門》。相對而言,我更喜歡情緒復雜層次豐富的這部。
-
游客 bomaomao 01/20 14:5160年前的作品,擱到今天竟然毫不違和。無良媒體,懦弱藝人,卑鄙律師,百態(tài)眾人。最大的丑聞,遠遠輪不到是這樁緋聞吧。
-
游客 小薯愛大叔 01/15 05:53中國大陸的電影連日本50年代的水平都沒有??
查看完整評論信息